A. Light. 2006. Adding method to meaning: A technique for exploring peoples’ experience with digital products. Behaviou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5, 2, 175--187.
既然麥卡錫和萊特對經驗的觀點傾向於一種對話式的意義創造過程,這類的研究必然要扣緊這個概念來研究"經驗"自身,根據書中所提的六個主張,Ann Light 的論文 "為意義增添方法" (Adding method to meaning) [1],詳細的描述了麥卡錫與萊特所定義的經驗一詞的特性與範疇,並且提出了具體的研究方法,以及實際的"經驗研究"個案。Light 提出了兩個步驟來研究經驗: (1) 外顯化資料收集 (explicitation data-gathering), (2) 論述分析 (discourse analysis)。第一部分注重喚起 (evocation)參與者在經驗當下的種種感官與知覺事實,訪談的技巧側重在參與者的描述而刻意避免自我解釋;第二部分則更深入探究這些親身經驗 (felt experience)中的動機與解釋,訪談的方向從第一部分的"甚麼" (what),轉向"為何"(why)、"如何"(how)。這時候,互動設計研究者的角色轉趨重要,必須隨時動態改變,以期達到麥卡錫與萊特所謂的"意義創造的自身對話性"(intrinsic dialogicality of meaning making),研究者要細心聆聽,並適度參與對話,引發參與者的深度反思與對話。最後根據訪談所得到的說明 (accounts),分析出質性的洞見 (insights) 與主題 (themes)。
Ann Light 提出的這套方法,雖然不是唯一並且完美的,但是,她示範了這類親身經驗 (felt experience)研究的一個可行的途徑。參與者並不是實驗室中的受測者 (subject),研究者也不是身穿白色實驗袍的客觀他者,而更重要的是,設計研究者在實踐當中,不斷地朝向對話性(dialogicality),引發意義創造 (meaning making),研究的旨趣從客觀事實轉向 "理解" (understanding),視域延伸 (horizontal fusion),研究的過程也揭示了意義創造的過程。
雖然第二派典在認知心理學上研究了許多的 "經驗",但是,人類還有許許多多的經驗是第二派典完全使不上力的,這類親身經驗不能用第二派典研究,並不表示這些經驗不重要,相反的,這些經驗往往更重要,更浩瀚: 不期而遇 (serendipity)、期待感 (anticipation)、 詩意 (poetic experience)、瀕死經驗(Near-Death Experience, NDE)、侘寂 (wabi-sabi)、預感能力 (pre-cognition),禪定(Zen mediation)。新實證主義則大膽的假設的這些經驗發生時,人類的大腦必定發生相對應的改變,因此,費盡一切心思去測量腦波的改變,反射區的放電情況,然而,最終,親身經驗 (felt experience) 還是無法透過儀器來探知,同理,腦的訊號一樣時,也不保證能夠感受到相同的親身經驗。
論述分析 (Discourse Analysis) 的精神與方法
What is a proper method to interpret Cultural Probes? DA? Mixed Methods? (example: Designing to Support Social Connectedness: The Case of SnowGlobe)
Notice the use of Language
What are the codes (segments) and variations?
ex. codes: Object-Practice-Meaning Framework (only for example)
variations: self-presentation - others - emotional degree (only for example)
Reference:
1. http://interactionpodium.blogspot.com/2014/12/opa.html
2.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23484
http://www.weber.com.tw/document/pdf/SR07-007-01.pdf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